芦荟的文化背景
命名由来
芦荟中的“芦”字其中文意为“黑”,而“荟”是聚集的意思。芦荟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就变成了黑色,又凝为一体,所以称作“芦荟”。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Aloe vera var. chinensis)。叶大而肥厚、基出、簇生、狭长披针形,花黄色或有赤色斑点,多产于热带地方。又名“油葱”。叶边缘有尖锐的锯齿,花像穗子,叶汁可入药”。《国语词典》的解释是“植物名。百合科芦荟属。为常绿植物,叶肉质而肥厚,叶缘有锐锯齿。产于热带。从叶中采汁,可以入药。
典籍记载
⒈《药性论》: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⒉《海药本草》:主小儿诸疳热。
⒊《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痿。解巴豆毒。
⒋《本草图经》: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又治NI齿。
⒌《得配本草》:散瘰疬,治惊痫,利水除肿。
⒍《本草再新》:治肝火,镇肝风,清心热,解心烦,止渴生津,聪耳明目,消牙肿,解火毒。
7.《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⒏《本草经疏》:芦荟,寒能除热,苦能泄热燥湿,苦能杀虫,至苦至寒,故为除热杀虫之要药。其主热风烦闷,胸胁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凉风,疗五疳,杀三虫者,热则生风,热能使人烦闷,热除则风热烦闷及胸膈间热气自解。凉肝故明目。除烦故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热所化也,五疳同为内热脾胃停滞之证;湿热痔病疮痿,亦皆湿热下客肠脏,致血凝滞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热之力。
⒐《本草汇言》:芦荟,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也。但味极苦,气极寒,诸苦寒药无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补,因内热气强者可用,如内虚泄泻食少者禁之。[12]
⒑《本经逢原》: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气甚秽恶,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赢瘦怯弱者多矣。
⒒《要药分剂》:近世以芦荟为更衣药,盖以其清燥涤热之功也。
12.《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肝经实热头晕、头痛、耳鸣、烦躁、便秘。
摘录 -《中华本草》
野生元江芦荟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较广,对我国乃至世界芦荟的历史与变迁、芦荟的生态环境研究等方面都是较为宝贵的资源。
关于芦荟的最早记载见于古埃及医书《艾帕努斯·巴皮努斯》。考古发现芦荟曾被置于金字塔中木乃伊的膝盖之间。《新约》记载耶稣入葬前人们将香根芹与芦荟混合以后涂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