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栽培技术
芦荟是最好养的植物,干了浇点水,这是懒人种的植物。芦荟生命力十分旺盛,极其好养,其生长特性是喜阳光,但惧烈日;喜湿润,但忌积水;耐高温、怕严寒。
芦荟喜高温湿润气候,喜光,耐旱,忌积水,怕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即遭寒害。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在旱、瘠土壤上叶瘦色黄,在肥沃土壤中叶片肥厚浓绿。
1、减少浇水,1星期浇1-2次。
2、不要让叶子接触土曩。
3、防冻。
4、多让芦荟晒太阳,不要暴晒。
栽培管理
选地整地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及时在地面喷施新高脂膜,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芦荟种植土是以沼泽土和沙为主,加入腐叶土、草灰、贝壳片即可。粘土不利于排水,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话,平时根本就不需肥料。
移盆
芦荟不是生长特别快,因此很少需要移盆。芦荟在春天时倾翻他们的盆或已停止增长。使用快速排水盆栽混合有三分之一的沙或卵石。
田间管理
生长期勤除草,同时结合松土或培土。每年施肥3-4次,夏季天热干燥时须淋水,雨季注意排除积水。
叶片的采摘
芦荟叶片的采摘标准,以生长一年或12片叶以上采摘为宜,翠叶芦荟要生长一年半以上采摘较好,采摘的叶片要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这样芦荟的各种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采摘的数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叶为基础。
过冬法
芦荟安全越冬温度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叶子里的水分很快会被冻结。到了这时候,便是它的生命终结之时。
种植要点
温度
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水、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喷施新高脂膜,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日照
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施肥、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浇水
种植芦荟,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则会使药效成分变淡,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根部溃烂。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浇一次水;炎夏之时,每天当太阳下山后浇一次水;秋天的浇水方法与春天相同;冬天芦荟几乎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只要将表面的土壤浇湿即可。
芦荟盆土要保持湿润,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因为芦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需要浇水时,沿盆边轻轻地浇但不要用力冲,以免盆土容易板结,影响盆土的透气性,当盆土出现板结时,要适时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施肥
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适当施肥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如花生麸(饼),肥效好,而且清洁卫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再用水稀释浇施,如施化肥,以0.1%的浓度浇施,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经常需要叶片利用的,次数要多一些,一个月左右施一次。
病害防治
芦荟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及细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芦荟,对病害宜采取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生前选择抗病品种和优质无病害种苗,加强肥水管理,施用保护剂等来预防病害发生。当病害已发生则可辅以化学防治来控制和防止病害发展蔓延,但此时病斑一般不能消除,其观赏价值已下降。病害预防:在病害未发生前,或已发病的植株去除带病部位后,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施于芦荟叶面,可有效预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
繁育方法
用分株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于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将母株周围分蘖出来的小苗,连根挖取,并切断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按行株距50cm×50cm定植,每穴1株。牙插繁殖:从母株上切取顶芽和侧芽,长5-10cm扦插育苗,约20d生根生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