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羽玉的生态习性
乌羽玉原产墨西哥中部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荒漠地区,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怕积水,耐干旱和半阴,要求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冬季较耐寒,夏季耐高温,适应性较强。
主要在海拔100-1500米生长,间中会在奇瓦瓦沙漠高达1900米处生长,也会在塔毛利帕斯州较温和气候的地区生长。
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栽培宜用较深的筒盆,盆低需多放大粒的石头方便排水透气。喜充足的阳光通风良好的环境。夏季干旱炎热时节需防红蜘蛛危害。
一、满足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适时实地的遮荫。
大家知道乌羽玉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充足的光照,由于部分爱好者对充足阳光的理解不同而造成强烈的阳光将植株灼伤的遗憾。因此,从春末至秋末遮去部分强烈直射和斜射的阳光是大家尤其是初养者要重视的一个关键所在。但由于栽培环境不一样,遮荫的标准也不一样,一般地说,楼层高、采光好且朝南或其它朝向的阳台只注意单向的遮荫即可,而在顶层或多向采光条件下养植的植株则要对来自四面的强烈阳光给予适度的遮荫防护措施。有的花友由于害怕植株被灼伤,将植株长期安置在阳台的背阴处或多层养植柜的里层中,其结果是株体长成尖长型,新生刺座上光秃无毛,十分难看。所以说,乌羽玉所谓耐阴,尤其是长期将植株放在阴处养植,在武汉地区的环境条件下是不适宜的,只能使植株处于一种要死不活的状态。只有在光照充分,不过度阴蔽的环境下培养,才能使乌羽玉属系列品种的植株呈扁圆或圆球状,使软毛发达,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二、满足较大的昼夜温差条件,植株才可能夏季耐高温,冬季耐严寒。
较大的昼夜温差与阳光充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可以说,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就不可能有较大的昼夜温差。没有较大的昼夜温差,从乌羽玉在原产地的生长习性来说就不利于植株在夜间积累有机物质。笔者在上一个问题中提到有花友长期在阴处养植的植株,就是在缺少相对昼夜温差的条件下,植株只有养分的消耗,而没有养分的积累,造成生长期难于生长,休眠期难度寒暑。
笔者采取的方法是盆栽或直接栽植在露天的玻璃缸内,除遮荫比有星类稍多一点外,其它养护方法基本相同。近几年笔者栽植的乌渔玉系列品种先后经受了前年―7℃和去年―3℃的气候考验(斑锦品种除外),还经历了2000年和2001年武汉市近50年以来的连续两年最高高温史,2000年7月中旬武汉市最高温度至39.3℃,日平均气温是31.7℃,以2001年7月25日为例:气象台预报气温是30℃—39℃,笔者清晨6时实测玻璃缸内土表温度34℃,中午12时实测玻璃缸内土表温度达72℃,傍晚7时测土表温度为39℃。较大的昼夜温差,再加适时适度的通风透气,可以使冬季缸内和盆土偏干燥,有利于寒冷休眠期植株抗寒;可以使夏季盆土水分迅速散发,带走暑气。更加利于生长期经常浇水施肥,使植株十分强健。
但是,较大的昼夜温差也给密闭在玻璃缸(柜)的植株带来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在较大温差的作用下,冬季玻璃顶盖极易凝聚水珠,水滴在寒冬里一旦落在植株的生长点上,轻者形成锈斑并且在翌春长出的部分刺座上秃顶无毛;重者造成株体冻伤甚至引起全株腐烂。这也是笔者曾经有过的教训之一。因此,冬日在睛好天气的午间给植株稍事通风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满足植株对栽培基质疏松透气的要求,生长期才可以充分浇水、施肥。
栽培乌羽玉的培养土,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材料配方,原则上是培养土不可过细,过细的土质一是易引起板结,不利于渗水透气,满足不了根系对空气的需求;二是容易在阴雨天或休眠期造成根系腐烂;三是土质过湿还易引起幼龄植株和成年植株上孪生的子球胀裂,遇空气湿度过高常引起局部腐烂,这也是花友尤其是初养者要格外当心的。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生长期充分浇水的过程中切记不要经常性地将乌羽玉的软毛淋湿,以免软毛结成一团,不易恢复原来美丽蓬松的观赏效果。
Tags: 乌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