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的文化背景
文献记载
【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锦灯笼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酸浆苦味素L对照品,加二氯甲烷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1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2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0.0%(附录IX H第一法)。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2%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0nm。理论板数按木犀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木犀草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1小时,放冷,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10%。
古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别录》:“酸浆,生荆、楚川泽及人家田园中。五月采,阴干。”②陶弘景:“酸浆,处处人家多有。叶亦可食。子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③《唐本草》:“灯笼草,所在有之。八月采。枝干高三、四尺,有花,红色,状若灯笼,内有子,红色可爱。根、茎、花、叶并入药用。”④《梦溪笔谈》:“苦耽,即本草酸浆也。河西番界中酸浆有盈丈者。”⑤《本草衍义》:“酸浆,今天下皆有之。苗如天茄子,开小白花,结青壳,熟则深红,壳中子大如樱,亦红色,樱中复有细子,如落苏之子,食之有青草气。 此即苦耽也。”⑥《纲目》:“龙葵、酸浆,苗叶一样,但龙葵茎光无毛,入秋开小白花,五出,黄蕊,结子无壳,累累数颗同梭,子有蒂盖,生青熟紫黑;其酸浆同时开小花,黄白色,紫心白蕊,其花如杯状,无瓣,但有五尖,结一铃壳,凡五棱,一枝一颗,下悬如灯笼之状,壳中一子,状如龙葵子,生青熟赤,以此分别,便自明白。按《庚辛玉册》云,灯笼草四方皆有,惟川、陕者最大,叶似龙葵,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结实,有四叶,盛之如灯笼,河北呼为酸浆。据此及杨慎之说,则灯笼、酸浆之为一物,尤可证矣。”性味归经
酸苦,寒。①《本经》:“味酸,平。”②《别录》:“寒,无毒。”③《唐本草》:“味苦,大寒,无毒。”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②《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知识拓展
酸浆菜(别名)鹿蹄叶,多年生草本,高15~40cm。茎直立。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肾形或近圆形,长1.5~3cm,宽2~4cm,先端圆钝,基部宽心形,全缘,无毛;茎上的叶通常退化,仅存膜质托叶鞘,有时有1~2个小叶。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0~20cm;花梗细长,中下部有关节;花两性,2~6朵簇生于一膜质苞内,淡绿色;花被4片,成2轮,果时内轮花被片稍增大,倒卵形,外轮花被片较小;雄蕊6,与花被片近等长;花柱2,柱头画笔头状,弯向两侧。瘦果扁平,边缘有膜质翅,先端凹陷,翅淡红色。花、果期6~8月。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地区的山坡草地或山谷。【化学成分】酸浆菜地上部分含大量咖啡酸(caffeic acid)及少量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丰富的维生素(vitamin)C及胡萝卜素(carotene),根茎含大量鞣质。【性味】味酸;性凉【归经】肝经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