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大全

猩猩草(老来娇、草本象牙红、草本一品红)

猩猩草的基本信息

别名:老来娇、草本象牙红草本一品红

分类: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大戟目 大戟 科 大戟属

盛花期:夏季

猩猩草的介绍

猩猩草: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恤霜冻,耐半阴,怕积水,宜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质土壤中生长。常绿或半常绿灌木,盆栽时株高0.5米~2米,在亚热带地区可长到6米以上。茎直立而光滑,质地松软,髓部中空,全身具乳汁。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阔披针形,长10厘米~15厘米。开花时枝顶的节间变短,上面簇生出红色的苞片,向四周放射而出,苞片和叶片相似,只是较狭,是主要观赏部位。小花顶生在苞片中央的杯状花序内,雌雄同株异花,雌花单生于花序的中央,雄花多数,均无花被。
猩猩草上部叶片红白镶嵌, 异常热闹, 常用作花境或空隙地的背景材料, 也可作盆栽和切花材料。

猩猩草的形态特征

外形
猩猩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30-50厘米,直径2-7毫米,基部有时木质化。茎直立,上部多分枝,高可达1米,直径3-8毫米,光滑无毛。

猩猩草的叶互生,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尖或圆,基部渐狭,长3-10厘米,宽1-5厘米,边缘波状分裂或具波状齿或全缘,无毛;叶柄长1一3厘米;总苞叶与茎生叶同形,较小,长2-5厘米,宽1-2厘米,淡红色或仅基部红色。



猩猩草的序单生,数枚聚伞状排列于分枝顶端,总苞钟状,绿色,高5-6毫米,直径3-5毫米,边缘5裂,裂片三角形,常呈齿状分裂;腺 体常1枚,偶2枚,扁杯状,近两唇形,黄色。雄花多枚,常伸出总苞之外;雌花1枚,子房柄明显伸出总苞处;子房三棱状球形,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钱裂。蒴果,三棱状球形,长4. 5-5.0毫米,直径3.5-4.0 毫米,无毛;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瓣。
猩猩草的花期5-8月。

猩猩草的种子卵状椭圆形,长2.5-3.0毫米,直径2-2.5毫米,褐色至黑色,具不规则的小突起;无种阜。。蒴果扁圆形,卵圆形,黑色,
猩猩草的果实9~10 月成熟。

猩猩草的生态习性

猩猩草旱生、不耐寒,喜光照。耐干不耐湿。入秋出现红色叶。
猩猩草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 不耐寒, 恤霜冻,耐半阴, 怕积水, 宜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质土壤中生长。

猩猩草的栽培技术

猩猩草幼苗具2-3片真叶时间苗l次, 6月苗高15厘米左右时定植或盆栽。生长期每半月施肥l次, 上部叶呈现红白斑纹时增施磷、钾肥1次。种子成熟时易曝裂,需及时采种。
猩猩草的根系,对于水分、温度、氧气和肥料浓度比较敏感。盆土通常用园土加腐叶土和堆肥土,一般调制比例为园土2 份,腐叶土1份,堆肥土1份。扦插苗上盆后需遮阳5~7天后再给予充足阳光。经3~4周生长后即可进行摘心,从基部往上数,留4~5片叶子,把枝端剪去,使其发出3~4个侧枝,形成一盆具有3~5个花头的植株。
夏天浇水每天早晚各一次,随着气温的下降,浇水次数也要适当减少。一般宜盆土见干后再浇。浇水宜在午前进行,午后浇水会使土温下降,不利植株生长,每次浇水要求浇透。
猩猩草喜肥,生长期内主要需氮肥较多,氮肥不足会引起下部脱落。除施足基肥外,在摘心后7~10天,即应开始追肥,每周一次。追肥以清淡为宜,忌施浓肥,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水等。在接近开花时宜施一些过磷酸钙等水溶液,可使苞片色泽艳丽。
猩猩草生长强健,在正常管理下植株往往偏高,栽在花盆中有损观赏价值。可采用药剂处理,给以控制,一般用0.5%的B9浇灌盆土或 1500ppm~3000PPm的矮壮素(CCC)进行叶面喷布,都能使猩猩草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用多效唑(PP333)喷布,效果也很好。浓度一般 200PPm~300PPm。
秋冬气温下降,约在 10月下旬需搬入室内,晚间保持在 15 C左右,开花后,室温降低至 12 C左右,可以延长观赏时间。
家庭培养猩猩草,往往秋后因光照和温度达不到其生长的需要而开不好花或不开花。为了使它能提前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开花,可通过控制日照长度来实现。具体做法是:8月下旬开始,从下午6时开始遮光,次日8时揭开,每天给10个小时的自然光照,半月后再缩短光照到9个小时,这样经过35~45天的遮光处理,即能开花。

猩猩草的繁殖方式

猩猩草常用播种繁殖。4月春播,播后7-10天发芽, 发芽迅速整齐。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
扦插繁殖
猩猩草开花以后,即进入半休眠状态。为了采取插条,把植株放在2C~3C的环境里,保持适当的干燥状态。到3月份时,提高温度和浇水量,打破休眠,并取出植株,除去部分老根和盆土,换肥沃的新土,浇足水分,放置在较高温度的室内,促使萌发生长。 4~5月即可采条扦插。扦插时期,决定于栽培目的,如果作为切花栽培,扦插时期应早于盆栽观赏者,一般4月下旬至7月下旬均可进行。盆栽者以7月扦插较为适宜,因扦插过早,生长期长,枝条长,植株高,降低观赏价值。如扦插迟于8月,冬季虽能开花,但苞片短小,观赏价值降低。春季也可用未萌发的老枝进行扦插,将老枝剪成10厘米~12厘米的插穗,插入干燥的基质中,经过1天以后再行浇水,使伤口乳汁在干燥状态下停止外流。
嫩枝扦插,采条之前,须控制浇水,使盆土保持微干状态,抑制嫩枝生长,使其组织充实,有利于插穗成活。插条一般用带生长点的顶端枝段,这种枝段比其下部的枝段容易生根,成活率高,根系发达。插穗长度通常12厘米~15厘米,或带4~5片叶子。插条基部的剪口位置与扦插成活率有着明显的关系。据试验,剪口在节下的比在节间剪断的成活率高。插条下部的叶片剪去2~3片,保留上面2~3片,插穗剪好后立即直立浸泡在清水中,一是防止凋萎,二是浸去剪口分泌出的乳汁。浸泡时间l~2小时,不宜太长,然后插入基质,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1/2。
基质一般可用蛭石、珍珠岩、纯河沙或园土加沙。插后第一次浇足水,以后浇水不宜太多,可于叶面每天喷水1~2次,注意遮阳并需适当通风。水多、高温、空气不流通,是引起插穗基部腐烂的主要原因。在 15 C~20C的条件下,插后1周便开始生根,3~4周后便可移栽。

猩猩草的病害防治

病害
常发生灰霉病、叶斑病和锈病危害, 前两者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 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OO倍液喷酒。
虫害
虫害有蚜虫和介秃虫危害, 用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喷杀。

猩猩草的分布区域

猩猩草原产中南美洲,归化于旧大陆;广泛栽培于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常见于公园,植物园及温室中,用于观赏。
猩猩草在国内分布广泛栽培于中国大部分省区市,常见于公园,植物园及温室中,用于观赏。我中各地均有栽培。
猩猩草在国外分布原产中南美洲。

猩猩草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花草百科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药用功效
味苦、涩,性寒,有毒。调经止血,接骨消肿,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

猩猩草的园林用途

猩猩草为夏季花卉。可在花坛、树丛边缘或街头绿地种植;也可作盆花或插花用。

猩猩草的文化背景

历史现状
猩猩草的切花商品化生产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一直到60年代初,由于品种改良,猩猩草开始成为规模化生产的盆花品种。因为猩猩草颜色鲜艳,花期长,苞片大而深受人们喜爱,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占领欧美市场份额最大的盆花品种。
中国现代化的猩猩草生产在90年代初才开始。当时生产者只少量引进新品种,因为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一直上不去。90年代后期,台湾一些猩猩草生产商来大陆设场生产,把猩猩草的栽培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市场也随之扩大,产量剧增。随后又有新的栽培者开始彩用现代的栽培技术,按照国际的质量标准进行猩猩草生产,产品达到国际标准。虽然产量不大,但对猩猩草的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世界猩猩草生产大公司有几家已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寻找代理或寻求以合资的方式在中国生产优质猩猩草。他们的进入对中国的猩猩草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大陆花卉业的发展模式与台湾地区的花卉业有许多相同之处。猩猩草在台湾地区80年代开始种植,形成产业化生产是在90年代初。当时,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猩猩草的观赏性,并延长了猩猩草的摆放寿命,使销量迅速增加。到90年代中期,从最初的几万盆发展到年产150万盆左右的规模,但产品质量稍逊于国际水平。由于中国有比台湾地区大得多的市场,国际大公司对大陆的兴趣要大。因此,在中国的猩猩草竞争将是国际水平的竞争。
参考文献
Euphorbia cyathophora Murr. Comm. Getting. 7: 81. 1786; Huft in Ann. Miss. Bet. Gard. 71: 1022. 1984; A. Radcliffe-Smith in Nasir&Ali, Fl. Pakist. 172: 113. fig. 22. F-J. 1986; Lin&Hsieh in Taiwania 36 (1): 73. fig. 12. 1991; J. S. Ma & C. Y. Wu in Collect. Bot. 21: 102. 1992.台湾植物志ed 2, 3: 458, pl. 240, 1993.——Poinssettia cyathophora (Murr.) Klotzsch&Garcke, Monatsb. Akad. Berlin 1859: 253.1859; Dressler in Ann. Miss. Bot. Gard. 48: 338. 1962. ——E. heterophylla auct. non Linn.: 海南植物志2: 186. 196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619.图2967. 1972; 湖北植物志2: 388.图1297. 1979; 江苏植物志2: 415.图1414. 1982; 北京植物志1 526.图665. 1984;云南种子植物名录1: 439. 1984;河南植物志2: 486.图1399. 1986;福建植物志3: 223.图153. 198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