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吊兰的全草或根。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
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主痰热咳嗽;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痔疮;烧伤。用于小儿高热,肺热咳嗽,吐血,跌打肿痛等功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克,鲜品15-3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2-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有粗皱纹,节略膨大,节间长短不一,有叶痕及不定根,质脆易折,断面不整齐,黄绿色。叶轮生或对生,多已胶落。须根圆柱状纺锤形,上有短根茎。完整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直径宽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抱茎;色深绿,有的具黄色纵条纹或边缘为黄色;质较坚硬。有的尚具花葶及花序。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木栓层由数层木栓细胞组成。木栓形成层明显。皮层由10数列细胞组成,靠近木栓形成层处有断续排列的纤维环,间有石细胞分布鞋,其层纹及孔沟明显,胞胞腔狭小,有的胞腔内含有棕色物质。内皮层明显。韧皮部连成环状;木质部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大小不等,单个散在或数个排成单列。髓部较宽广,细胞类圆形,壁落,薄壁细胞中充满圆形、卵形和椭圆形的淀粉粒,直径9-28微米。
叶横切面
上表皮为1列长椭圆形细胞,其内方为2-3列大型上皮细胞,呈椭圆形或类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有气孔。栅栏组织细胞1列,栅状细胞形状上宽下狭,排列整齐。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呈多边形,放射状排列,主脉下方近下表皮处有1-2列厚角细胞,其间可见稀疏散在的单个纤维。
粉末特征
棕黄色或黄绿色。①纤维锥形或梭形,长100-300微米,直径20-30微米,胞腔狭窄,壁厚,孔泡及层纹明显。②石细胞长方形,胞腔大,具孔,沟。③气孔为不定式。④导管为梯形、螺纹。⑤木栓细胞呈多边形,有细微的疣状突起。⑥淀粉粒众多,单个散在,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直径9-28微米,脐点及层纹不明显。
实验方法
取该品粗粉3g,加水50毫升,煮沸3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潭加乙醇2毫升使溶解,滤过,滤液加镁粉少量与盐酸反应,溶液显深红色。(检查黄酮类成分)
薄层色谱取该品粗粉3g,加乙醇15毫升,回流15分钟,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0毫升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石吊兰素10毫克,加乙醇10毫升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15:1)展开。日光下供试品在与对照品同一位置上显同样色斑。喷三氯化铝后颜色加深;在紫外光下照射10-15分钟,显紫红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