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旱伞草、伞草、风车草、水竹、伞竹、水棕竹、台湾竹)
台湾竹的基本信息
别名:旱伞草、伞草、风车草、水竹、伞竹、水棕竹、台湾竹
分类:多年生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莎草科 莎草属
盛花期:四季
台湾竹的介绍
台湾竹为莎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其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不乏绿竹之风韵,因此很受人们欢迎,常供盆栽观赏或作插花切叶。
台湾竹采用分株和扦插繁殖,性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盆栽用园土作基质,不必过肥。用盆不要太大,以浅盆景盆栽植为好。栽后可作简单粗放管理,夏季给予蔽荫,冬季入室保暖,越冬温度不低于7℃。平时多给予水分,要宁湿勿干。春、秋季各施1次薄肥使叶色鲜绿。过老的茎杆应尽早剪掉,让其更新。每两年翻盆换土1次。
台湾竹的形态特征
台湾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地下茎块状而短粗。茎秆自地下茎上丛生而出,茎截面略呈三角形,中空,长50~100厘米。叶片退化成鞘状,包裹在茎杆基部。花序着生在茎顶,总苞片10~20片,似轮状排列。苞片狭剑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并下弯,每片长10~20厘米,宽O.6~1.O厘米,花期不定。
台湾竹又叫旱伞草、伞草、风车草、水竹等别名,为莎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其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不乏绿竹之风韵,因此很受人们欢迎,常供盆栽观赏或作插花切叶。
台湾竹是多年湿生、挺水植物,高40~160厘米。径秆粗壮,直立生长,径近圆柱形,丛生,上部较为粗糙,下部包于棕色的叶鞘之中。叶状苞片非常显著,约有20枚,近等长,长为花序的两倍以上,宽2~11毫米,叶状苞片呈螺旋状排列在径秆的顶端,向四面辐射开展,扩散呈伞状。聚伞花序,有多数辐射枝,每个辐射枝端常有4~10个第二次分枝;小橞多个,密生于第二次分枝的顶端,小橞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压扁,长3~8毫米,具6朵至多朵小花。
台湾竹花两性,无下位刚毛,鳞片二列排列,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长约2毫米,具锈色斑点,花药顶端有刚毛状附属物,花柱3枚。果实为小坚果,椭圆形近三棱形,长约1毫米。果实9~10月份成熟,花果期为夏秋季节。矮旱伞草植株低矮,高20~25厘米,总苞伞状。银旱伞草草径和叶有白色线条,呈现白绿相间。
台湾竹的生态习性
台湾竹性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耐半阴,甚耐寒,华东地区露地稍加保护可以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稍粘的土质为宜。
台湾竹性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畏科莎草属多年生草寒,怕烈日,极耐阴、耐湿,四季均可在室内养护。喜温暖、湿润和蔽荫的环境条件,怕阳光暴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湿润、疏松的土壤,不耐旱,不耐寒。
台湾竹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保水强的肥沃的土壤最适宜。沼泽的及长期积水地也能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不耐寒冷,冬季室温应保持5~10℃。
台湾竹的栽培技术
栽培要点
台湾竹冬季畏寒,夏季怕烈日,极耐阴。霜降前,就要搬入室内保暖养护;若受霜冻,叶子就会变黄,严重的会死亡。华东地区清明前后可移出室外半阴或庇荫处养护。夏、秋季要防强光照,不然叶尖枯萎变焦,影响生长。台湾竹的生长力较强,春、夏、秋三季是其生长旺季,从根茎部陆续长出新的嫩芽来,像小竹笋似的,极富有生机。此时如果发现茎干或叶尖枯黄,要及时剪去枯焦部分,以保持美观。
盆栽养护
平时盆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盆土过干则叶片容易枯黄。对肥料要求不高,一般在春、夏两季生长期各施加稀薄的以氮为主的追肥l一2次即可,这样台湾竹就可长得枝青叶茂。也可用水种植养护,一般采用浅色盆为好;若没有盆则用碗代替。盆或碗内放上一些石子或黄沙作基质,固定植株,然后放入水,以浸没根部为止。不要天天换水。见水混浊就换,一般7天左右要换水1次。生长季节每次换水时加入0.1%一0.2%复合肥,效果就更加理想。忌施有机肥料。因加入有机肥料后会出现水质混浊,易造成根部腐烂。平时不要断水,否则会使叶黄而枯死。冬季只要不低于15℃仍可正常生长;当温度低于l0℃时,用水养殖的应取出放在干的地方,以免冻害。遭受冻害的茎于应及时剪掉,翌年春天仍可抽出新芽。
台湾竹盆栽时,用一般园土加少量基肥即可。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浇水的麻烦。生长旺季,每月施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过高。此草对光线适应范围较宽,全日照或半阴处都可良好生长,但夏季放半阴处对其生长更有利,可保持叶片嫩绿不老。
水培方法
根据台湾竹水陆都可生长的特性,如用一长方形不漏水的花盆,配置高低不同数丛伞花,留出水面,点缀几块玩石,可构成一幅自然的水景,但见疏影 横斜,景致宜人,别有情趣 。
台湾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种。扦插于6-7月进行,选开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茎顶梢3-5厘米,并将轮生的叶短剪一半,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扦于砂或蛭石,使叶片贴在基质上,浇透水,以后保持基质湿润,20天就能生根。分株全年都可进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时进行最宜。4月播种,也容易萌发成苗。
栽培
盆栽宜选用口径30~40厘米的深盆,盆底施基肥,放入培养土,中间挖穴栽植,栽后保持盆内湿润或浅水。也可沉水盆栽,将盆苗浸入浅水池中培养,旺期水深高出盆面15~20厘米。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
管理
台湾竹喜阴湿,刚上盆的新株正处在缓苗阶段,应放荫棚下缓苗,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每10~15天追施1次稀饼肥水或麻渣水,结合追肥及时清除盆内杂草,剪掉黄叶,保持株形美观。高温炎热的季节,应保持盆内满水,并避免强光直晒。立冬前进温室越冬,此时应适当控制水分,稍见光。植株生长1~2年后,当径秆密集、根系布满盆中时,应及时分盆移栽。
无土栽培
台湾竹性喜温暖湿润、通风阴凉的环境,管理较粗放,繁殖简单,其中尤以切根分栽最易成活。现介绍台湾竹无土栽培方法如下: 将植株放入不漏水的盆钵中(以深口盆为好),将洗净的石子或粗沙、卵石等填入盆内,压住根系,填充的多少以确保植株不摇动并在水中不倒伏为度。
台湾竹一上盆,需立即灌水,以灌满盆体而不外溢为度。最好选用雨水、雪水、河水和池水,自来水则应放置一两天后再用。要经常向盆中兑水,最好用喷壶从上而下喷淋,使叶片无灰尘,新鲜、碧绿、有光泽。春、秋、冬季可每月换水一两次,夏因气温,可4至6天换一次。换水时应注意将根部粘液冲净,否则容易烂根死亡。施肥可采用养分充足的肥片溶液,用尿素、复合肥也可以。夏季开花前和冬季休眠前要各施肥一次,每次一两片,溶化后施入盆中,注意肥料宜淡勿浓,以防肥害。
台湾竹比较耐阴,可经常置于室内观赏,但应避开通风口,以防风吹使植株倒伏。夏季空气干燥,应常向叶面喷水,保持一定湿度。冬季将其移至室内温暖向阳处,室温不可低于5℃,并要保持相应的湿度,勤用温水(15℃至20℃)喷洒叶面,保持叶面无灰尘,以利于光合作用。遇寒流来临,要采取防寒措施,注意暖使植株免受冻害,安全越冬。春季谷雨前后,可置于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平时多用温水喷洒叶片,盆中要加足水分,以防风吹干燥,导致缺水而枯死。此外,适当进行修剪,剪去枯枝残叶,促进新梢生长。若植株出现拥挤现象,可进行分株。
无土栽培台湾竹方法简便易行,清洁卫生,特别是兼有盆栽、盆景的观赏效果,如置于客厅、书桌等处,可谓独有雅趣,为室内理想的观赏佳品。
种植方法
台湾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种。扦插于6-7月进行,选开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茎顶梢3-5厘米,并将轮生的叶短剪一半,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扦于砂或蛭石,使叶片贴在基质上,浇透水,以后保持基质湿润,20天就能生根。根系纤细,可切根分株繁植,分株全年都可进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时进行最宜。4月播种,也容易萌发成苗。 台湾竹繁殖方法较多,可播种、分株、扦插等。
扦插可分为土插和水插两种。土插一般在夏季生长季节,从茎顶端伞状苞叶下5厘米至6厘米处剪下,把苞叶尖端剪去,留3厘米至4厘米长,修剪成直径6厘米至8厘米的叶盘,然后将花茎插入装有沙的盆内或沙床中,使叶盘紧贴沙面,置阴凉处,保持空气和盆土湿度,20多天台湾竹就开始生根长新芽,并萌发出小植株。水插时,可用洗净的广口瓶装入凉开水,从茎顶伞状苞叶下8厘米处剪下,把每枚苞叶剪去1/2,插在盛水的广口瓶中,水温25℃,以后,苞叶腋产生新芽并向上生长,须根伸入水中,20多天就可成苗移栽。夏季水插时,需2天至3天更换一次凉开水,防止插穗被细菌污染而腐烂。
分株宜在3月至4月换盆时进行。把生长过密的母株从盆中托出,分切成数丛,分别上盆,随分随种植,极易成活。一般在上盆后就是一盆完整的观叶花卉。
播种一般在9月至10月种子成熟时采摘,放阴凉处风干后收藏。翌年3月至4月,用撒播法将种子撒入有培养土的盆内,压平、覆薄土,浸足水后,盖上玻璃,保持盆土湿润。10天后,台湾竹相继发芽,苗高5厘米时可移入小盆。
无土栽培
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切根分株。分切时,将植株从盆中挖起,用利刀切开根状茎,以清水洗净根间宿土,再剪除老朽须根,放入不漏水的盆钵内,然后再将洗净的白石子、大粒沙或雨花石和卵石填入盆内,覆盖植株根部,覆盖物以盖在根际为准,不宜太少。同时也可取些山石、珊瑚、或其他盆景装饰配件,置于覆盖物之上,既可防止植株倒伏,又能增添盆中景致。
保养
台湾竹生长较快,栽培容易,甚至用水淹没盆土也能生长很好,还能生于水中,故称台湾竹。夏季高温季节,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盆土湿润,避免强光直射,每两周施稀薄液肥一次,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如肥水不足,植株拥挤,气温过低,盆土干燥,都会使茎叶发黄枯萎。
春夏秋以水养为好,冬季可改为盆栽。夏季蒸发量较大,注意兑盆栽时,在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浇水的麻烦。生长旺季,每月施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过高。此草对光线适应范围较宽,全日照或半阴处都可良好生长,但夏季放半阴处对其生长更有利,可保持叶片嫩绿不老。
水、换水,保持水质不受污染。秋季干燥,要防止被风刮倒,可经常向叶面喷雾,晚上让其承受夜露。台湾竹不太好肥,只要用一两片肥片兑水溶解浇之即可。冬季最好改水养为盆栽,用蛭石、河沙、疏松的培养土都可以,保持一定湿度,并适当修剪,置于室内温暖向阳处,气温不低于5℃就可以安全越冬。
台湾竹对水的要求比较高。最好用矿泉水和纯净水,其次才是自来水但是必须在用之前先沉淀一下在用,水面接触根部上端3厘米,不要浸没过多,以免烂根影响呼吸。如果出现杆部腐烂就必须将腐烂的部分及时去剪断免腐烂部分扩大,最好是从竹节的地方剪断。一般来说台湾竹一旦生根就不容易发生腐烂,如果出现腐烂情况除了剪断腐烂部分还可以在水里放一些亮绿宝用来催根。水就好半个月换一次。
台湾竹好养,不用怎么管理,只要每天有一定的光照,空气畅通,经常多浇水则可以长得粗壮、葱郁、碧绿。观之优雅,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台湾竹对土壤的要求不怎么严,用园土栽种十几年总是长得挺拔,玉立;有时苗弱就用少量的人尿、化肥兑水浇一浇。水养于水仙盆、山石盆、玻璃容器、陶盆瓷钵均可。将植株栽进盆内,以粗河沙、白石子、雨花石、鹅卵石,任选一种填之,然后灌水(河水或雨水最好,沉淀过的自来水也可用),还可以配些小假山等点缀小件来增色。
台湾竹的养殖方法
湿度
喜欢高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5~85%。当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上部叶尖干枯。
温度
台湾竹分布于东径105~120之间,北纬21~29之间的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常绿阔叶林中,最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在18~26℃;抗寒性弱,极端最低气温为-7℃,否则易遭受低温危害。
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时,会因冻伤而死亡。
在夏季
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
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4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光照
台湾竹属耐荫树种,常散生于中国亚热带东南部丘陵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年光照在500~800小时即可,在林冠下天然更新良好。
怕强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70%。放在室内的养护的,尽量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并每隔一、二个月移到室外半荫处或遮荫养护一个月,以让其积累养分,恢复长势。
肥水
对肥水要求很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
春、夏、秋三季:这两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最起码每周要保证两次“花宝”),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1~3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2~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温度低时浇灌,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土壤
台湾竹对土壤要求严格,在沙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等母岩发育的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较适宜。喜山地黄壤及棕色森林土壤,尤以沙质壤土生长迅速,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极为缓慢,石灰岩地不宜栽培,低洼积水地栽培亦生长不良。台湾竹初生长期缓慢,4~5年后生长逐渐加快,6~10年生树高5m,胸径8~10cm,生长10年左右开始开花结实,15年生长的植株结实株产可达5~15kg左右,40年可高达500~650kg。
雨量
台湾竹在平均降雨量1200~18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低于800mm降雨量,则生长不良,性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
台湾竹的繁殖方式
台湾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种。扦插于6-7月进行,选开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茎顶梢3-5厘米,并将轮生的叶短剪一半,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扦于砂或蛭石,使叶片贴在基质上,浇透水,以后保持基质湿润,20天就能生根。分株全年都可进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时进行最宜。4月播种,也容易萌发成苗。
家庭栽培多用分株繁殖。春季结合翻盆将老株丛分剪开来,每丛有2~3枝茎杆上盆。待新的茎杆长出来后可将老茎杆剪掉。播种繁殖也很容易,种子脱落能自行繁衍。
①播种法
夏季,叶子顶部开完小白花后就结籽,到了秋季种子成熟后采下。第二年春季撒播在装有河沙的盆内,播后一个月左右就发芽生根,发出新芽。到了夏季就可移植,重新上盆养护,秋季也可播种繁殖;但当年不能上盆养护。
②扦插法
一般在夏季生长季节,剪下一个顶端芽带叶,并把叶片剪短到2-3厘米长,插入装有河沙的盆内,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放在室外通风的阴处,或盖上帘子。约经30天左右根部开始长新叶,等出现分枝时,就可分栽上盆。
③分株法
分株的方法较简单且容易成活,四季均可进行。无论是水植或土栽,只要植株长得过密时都可以采用此法繁殖。
有性繁殖
即种子繁殖
3~4月份,将种子取出,均匀地撒播在具有培养土的浅盆中,播后覆土弄平,浸透水,盖上玻璃,温度保持20~25℃之间,10~20天发芽。常在夏季进行播种: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3~10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3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播后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无性繁殖
(1)分株繁殖
可在4~5月份换盆时进行,将老株丛用快刀切割分成若干小株丛作繁殖材料。扦插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剪取健壮的顶芽径段3~5厘米,对伞状叶略加修剪,插入沙中,使伞状叶平铺紧贴在沙土上,保持插床湿润和空气湿润,室温以20~25℃为宜,20天左右在总苞片间会发出许多小型伞状苞叶丛和不定根。用伞状叶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
(2)扦插繁殖
台湾竹扦插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剪取健壮的顶芽径段3~5cm,对伞状叶(苞片)略加修剪,插入沙中,使伞状叶平铺紧贴在沙土上,保持插床湿润和空气湿润,室温以20~25℃为宜,20d左右在总苞片间会发出许多小型伞状苞叶丛和不定根。用伞状叶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扦插用的基质除沙外,常用的还有最常见的园土。生产上还有用清水作扦插基质,而且扦插效果也较为理想,同时扦插方法也可反常规操作,即进行倒插。
台湾竹的病害防治
台湾竹常发生叶枯病和红蜘蛛危害。 叶枯病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红蜘蛛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洒。
台湾竹的品种分类
属下种类
1、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 in Hook. Icon. Pl.23: pl.2288. 1894; Z.
2、水竹:f. heteroclada(见形态特征描述)
3、实心竹(变型)木竹(江苏植物志):f. solida (S. L. Chen) Z. P. Wang et Z. H. Yu in Act. Phytotax. Sin. 18(2):
4、实心竹:与原变型的不同在于竿壁特别厚,在较细的竿中则为实心或近于实心。竿上部的节间在分枝的对侧也常多少扁平,以致略呈方形,基部或下部的1或2节间有时极为短缩呈算盘珠状。产江苏、安徽、浙江及湖南等省。生境同水竹。美国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美国。本变型竹材坚硬,宜搭瓜棚豆架;笋供食用。
5、黎子竹(变型):f. purpurata (McClure) Wen in Bull.Bot. Res.2(1): 78. 1982.——P.
6、黎子竹:本变型之箨片为紫红色可以与原变型相区别。产广东。模式标本采自中山大学(原岭南大学)竹园的栽培模式竹丛。
相关的种
乌芽竹Phyllostachys atrovaginata C. S. Chao et H. Y. Chou
毛环水竹Phyllostachys aurita J. L. Lu
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
大节刚竹Phyllostachys lofushanensis Z. P. Wang et al.
篌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
安吉金竹Phyllostachys parvifolia C. D. Chu et H. Y. Chou
河竹Phyllostachys rivalis H. R. Zhao
红后竹Phyllostachys rubicunda Wen
漫竹Phyllostachys stimulosa H. R. Zhao
硬头青竹Phyllostachys veitchiana Rendle
台湾竹的分布区域
台湾竹原产西印度群岛等地,台湾竹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南北各省均见栽培,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野生的遍生鄂东山区各地。台湾竹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大湖、河流边缘的沼泽中。沿江各县农家多栽于宅旁,蕲春、黄梅、浠水等县甚多,常供盆栽观赏或作插花切叶。
台湾竹的作用用途
台湾竹全身是宝,不但是工业原料之一,而且用途广泛。竹笋味鲜甘甜,竹编器具和工艺品美观、耐用,燃烧后能产生竹油、竹炭。竹油香气浓郁,可用作妆品的配料等。竹炭用于烤火、打铁、建筑涂料。台湾竹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台湾竹竹材韧性好,栽培的台湾竹竹竿粗直,节较平,宜编制各种生活及生产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阳台湾竹席就是用本种为材料编制而成的;笋供食用。
盆栽作用
台湾竹株形别致,茎干似竹,叶状如伞,单独盆栽时摆放在窗台、几架或书房的写字台上,则显得清雅秀丽,妙趣横生。右根部开始长新叶,等出现分枝时,就可分栽上盆。
观赏价值
若与小山石配制作盆景布置室内环境,则更具有浓厚的山林景色风味。台湾竹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不乏绿竹之风韵,因此很受人们欢迎,常供盆栽观赏或作插花切叶。
台湾竹,易管好养,可水植也可盆栽,干净雅致,清隽潇洒,具有盆景风度。
它适宜书桌、案头摆设,若配以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具天然景趣。南方露地栽植,适宜溪边、假山、石隙点缀。台湾竹茎挺叶茂,层次分明,秀雅自然,四季常绿,是室内清供佳品,亦是切花的好材料。因此深得盆景爱好者的青睐。
可以在花盆中土养,也可在盛水的容器中水养。水养法可用湖水、河水、井水、天落水、沉淀24小时的自来水,最好是电解离子水中酸性水,忌用矿泉水。瓶内可放数粒彩色玻璃球或鹅卵石,以使瓶子稳定重心,增加美观。
插花材料
台湾竹枝叶也是插花的衬托材料。
环保使用
台湾竹有净化环境的价值。台湾竹在生活污水中培养10 d后,污水中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92%、70%和73%,其中台湾竹对N、P的吸收量分别占净化量的55%和53%。种植风车草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对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为64%、47%、74%和74%,与不种植物的人工湿地相比,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8%、19%、14%和13%。
使用价值
可以用来制作凉席。台湾竹质纤细,喜荫凉、爱潮湿,吸水性能特别好,所以竹体清凉。破篾编席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特点和长处。人躺到台湾竹凉席上,汗水被竹丝吸收,体温随着下降,使人感到徐徐清风席上来,汗水渗进竹丝,竹丝更加温润清凉。因此,使用年久的台湾竹凉席散热收汗性能更好,越睡越凉。台湾竹还可以当做拼图,切成不同形状,摆不同的图案。另外,台湾竹叶榨汁后的汁液,可当做浅绿色染料,用来画画。
台湾竹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花草百科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食用价值
台湾竹的笋供可提供日常食用。
台湾竹的园林用途
在园林水景中,台湾竹常近水处栽植,常作为水景的点景材料。
台湾竹株丛繁密,叶形奇特,是室内良好的观叶植物,除盆栽观赏外,还是制做盆景的材料,也可水培或作插花材料。江南一带无霜期可作露地栽培,常配置于溪流岸边假山石的缝隙作点缀,别具天然景趣,但栽植地光照条件要特别注意,应尽可能考虑植株生态习性,选择在背荫面处进行栽种观赏。
台湾竹的文化背景
古诗词
题竹 - 唐:李群玉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
水竹亭 - 宋朝:宋吴机
一泓清水数竿竹,消得计人为品题。
今我公余无俗事,不妨领客暂提携。
台湾竹的花语
台湾竹的花语:生命力顽强、果敢坚韧、直节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