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大全

半夏(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半月莲、地八豆)

半夏的基本信息

别名: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半月莲、地八豆

分类:多年生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天南星目 天南星科 半夏属

盛花期:夏季

半夏的介绍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高15~30厘米,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
半夏又叫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半夏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半夏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
半夏花期5~7月,果期8~9月。

半夏的形态特征

半夏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叶2~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叶柄顶头)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长2~3厘米,宽2~2.5厘米;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淡,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侧脉8~10对,细弱,细脉网状,密集,集合脉2圈。花序柄长25~30(~35)厘米,长于叶柄。
半夏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长1.5~2厘米;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厘米,宽1.5厘米,钝或锐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长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其中间隔3毫米;附属器绿色变青紫色,长6~10厘米,直立,有时“S”形弯曲。浆果卵圆形,黄绿色,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
半夏花期5~7月,果8月成熟。

半夏的生态习性

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的环境,伯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耐寒。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土壤粘重不宜种植。忌连作,可与果树、农作物问、套作。
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土壤含水量在20%~30%、pH值6~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土、砾土、过沙、过粘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壤基本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沙质壤土为好。
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 半夏在我国分布广,海拔2500米以下都能生长,常见于玉米、小麦地、草坡、田边和树林下。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这就意味着半夏对温度和水分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正是杂草所必需的先决条件。我国长江流域各省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均可种植,主产区为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地。半夏可与果树或高杆作物间作。
半夏为多年生田间杂草性植物,一般于8℃~10℃萌动生长,13℃开始出苗,随着温度升高出苗加快,并出现珠芽,15℃~26℃最适宜半夏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秋后低于13℃以下出现枯叶。

半夏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半夏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挖好排水沟。选好地后,于10~11月,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
田间管理
半夏出苗达50%左右时,应揭去地膜,以防膜内温度过高烧苗。去膜前,中午从厢两头揭开通风散热,傍晚封上,连续几天以炼苗,之后即全部揭去。出苗后结合松土,随时除掉田间杂草。去膜后,地面应及时浇水松土保墒。珠芽膨大期需水较多,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雨季应排除积水。珠芽生长需要培土,在6~8月,成熟的珠芽和种子陆续落于地上,此时要进行培土,追肥2次。生长期长出的花蕾全部摘掉,促使块茎生长肥大,以提高产量。11月半夏枯萎后,将地上部茎叶和掉落的珠芽收集,其中珠地膜平铺在高畦的面上。
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及时进行追肥培土,5月下旬或6月上旬,将圈肥与尿素拌匀,沟施结合培土。如不留种,应摘去半夏的花序,可提高块茎产量。干旱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以防烂根。在无荫蔽的地方栽培,最好与其他作物间作,以防夏季烈日照射为害。
种植技术
半夏对土、肥、水、温度、光照等条件有严格要求。在栽培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其生长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各地自然条件及各自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1、选地整地
选好土地,重施有机底肥,以前茬种玉米、豆类的土地为好,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或玉米地、油菜地、麦地、果木林进行套种。底肥要亩施万斤左右含磷钾多的优质农家肥,尽早冬耕作畦。无论冬播或春播,封冻前土地都要浇一次透水,以利土壤风化、肥料分解。春播前地要保持好墒情。半夏不宜连作,连作一年减产不明显,连作三年以上严重减产。发生过半夏烂母的地块不能再种植,否则烂母更加严重。
地选后,于冬季翻耕土壤,深20厘米左右,使其风化熟化。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播前,再耕翻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长度最好不超过20米,以利灌溉。最好封冻前浇透水,以利于第二年春季出苗。如栽种前土壤干旱,应浇水,待水渗透,地面干后播种。
2、选用良种
质地紧实、芽头丰满、切开含有沾手的乳白黏液为良种;质地松软、皮霉变或挤时出水的为劣种,受水淹过的种后易生腐烂病。柳叶、芍药叶型产量高。不结珠芽的半夏不可作种。
适时春播,使珠芽在土中形成:黄淮地区在二月下旬,北方在二月底三月初,当离地面5~10cm的地温达6℃以上,开始催芽,这样可提前播种,延长生育期。黄淮地区“惊哲”前后当离地面5~10cm的地温达8℃以上,种栽芽已催出,即可种植。这样可借助于早春地温高于气温的地下小气候,使芽提前15~20天进入生长发育阶段,而且在使叶柄在地下横生的同时,珠芽也提前15天左右形成。珠芽形成得早,在土中长得快,产量也高。
播种时覆土适当
根据珠芽在叶柄上着生的垂直高度为种茎直径2.6倍左右的特性。为使珠芽在地下形成,减少一次培土,尽早形成新植株,一般种茎种植深度要稍大于种茎直径2.6倍左右,但最深不超过10cm,最浅不少于5cm。栽时种茎上盖些土杂肥拌生物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
喷除草剂和盖地膜
春播后地面喷乙草胺灭草效果极为显著,盖上地膜不仅保持土壤水分,还可将地温提高4℃左右,使半夏提前20天进入生长期。冬播开春盖地膜时,也要先喷除草剂。
3、水肥管理
无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播前都应浇1次透水,以利出苗。栽培环境阴凉而又湿润,可延长半夏生长期,推迟倒苗,有利光合作用,多积累干物质。因此,加强水肥管理,是半夏增产的关键。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追肥4次。第1次于4月上旬齐苗后,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000千克;第2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用人畜粪水2000千克;第3次于8月倒印,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每半月1次,至秋后逐渐出苗;第4次于9月上旬,半夏全苗齐苗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10千克,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浆的作用。
经常泼浇稀薄人畜粪水,有利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半夏生长,起到增产的作用。
4、合理套种混作
夏季高温、烈日直射时间较长的南方,栽培半夏的地块合理间作杆高叶稠的作物,夏天给半夏遮阳降温保墒防倒苗。和小麦混作,麦收时仅割去麦穗,留下的麦杆、麦叶给半夏遮阳防倒苗效果显著。套种、混作的作物都要布局合理,对半夏适时适度遮阳,同时,秋雨过多时,做好排涝工作,以防地湿烂母。
人工种植半夏种质研究
山东省菏泽市是半夏人工种植发源地,我国半夏种质资源库设在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市半夏种质资源库,即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从事半夏20年的田间实践栽培研究观察,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叶型、柳叶型(“狭三叶”2002年研究所命名)、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类。
竹叶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狭三叶”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菏泽,现已引种扩展到山西的南部、河南的中北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从以上半夏不同叶型中比较筛选,“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强,珠芽形成的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是目前人工种植半夏的优良品种。  
中文学名:半夏种茎(狭三叶)
别称:旱半夏、地文、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人工种植发源地 :山东省菏泽市,现遍地全国。

半夏的养殖方法

1、温度条件
一般旬平均气温在10℃左右时,各类型半夏顺利萌发出苗,这一温度为半夏的生物学起点温度。在旬平均气温达15℃~27℃时,半夏生长最茂盛。
在我国部分地区,7月中旬开始,随着梅雨季节的结束,气温上升,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没有遮阴条件的半夏地上部分相继死亡,形成夏季大倒苗。秋后,9月上旬温度又降到27℃以下,半夏地下块茎陆续出苗,形成秋季生长期,直到11月上中旬,气温经常降至10℃以下,开始倒苗越冬。
由于秋季温、光、水综合条件,对于半夏来说,远不如春季适宜,所以,秋季长势弱,总苗数仅约10万/亩,而春季达18万/亩以上。半夏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9℃。
2、湿度条件
半夏不耐旱,喜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有人曾调查了丰县沙河桥一块半夏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达1500千克。其品种为丰县半夏,全年几乎没有明显倒苗过程,即使在盛夏季节,生长也十分旺盛。
栽培中最突出的措施之一就是针对当地气候干燥,土壤缺水的特点,夏季坚持每天傍晚用井水沟灌1次,既保持土壤湿润,又降低了土温,一举两得。我国长江流域一般年份6月上旬至7月上旬半夏生长尤其旺盛,主要原因之一是这段时间正是梅雨季节,阴雨绵绵,不但减少了强烈光照,降低了夏季高温影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土壤和空气湿度,保证半夏生长有足够的水分。
当然,土壤湿度也并非越大越好,半夏既喜水又怕水,当土壤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生长不良,造成烂根、烂茎、倒苗死亡,块茎产量下降。例如,每天浇水8kg/m2的处理,地上部分生长过旺,氮素代谢过旺,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营养积累减少,产量降低。江苏盛产半夏的“三泰”地区,自从实行水旱轮作制后,农田中的半夏已经绝迹,正是因为半夏怕水的缘故。
3、光照条件
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但是,若光照过强,如高达9万1x,半夏会100%倒苗;若光照在3000 1x以下,半夏也难以生存。在半荫环境为宜,珠芽增加数和母块茎增重均比向阳和荫蔽区为好,半荫区形成的珠芽比向阳区多14.37%,比荫蔽区多48.37%;母块茎增重比向阳区多51.89%,比荫蔽区多62.75%。
在野生半夏群落里与之伴生的植物种类各地差异很大,但大多属喜阴湿植物。如在南京地区,半夏常作为小草生于落叶阔叶林下,灌木层不甚明显,草本层则主要由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荩草(Arthraxon lanceolatus)、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梓木草(Lithospernumzollingeri)、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等。在长江南的竹(Phyllostachysspp.)林和橘(Citrus spp.)林下也常见半夏分布。

半夏的繁殖方式

半夏常用快蔓、种片和珠芽繁殖。
块茎繁殖
半夏栽培2~3年,可于每年6月、8月、10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0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作种,小种茎作种优于大种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
块茎繁殖培更快,当年就叶收获,一般多用此法。9月下旬将地下茎挖出,选横径0.5-11cm的块茎作种,栽种量1hm22250kg左右。秋栽或春栽,行株距为20cm×3cm。珠芽繁殖:在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穿进行繁殖,计为栽种,行林距为15cm×3cm。
种子繁殖
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随来随播,也可贮藏于湿沙中翌年春播。条播,行距15cm,开2cm深的沟,将种子撒于沟内,覆土。
珠芽繁殖
夏秋间利用叶柄下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栽,行距10~16cm,株距6~10cm,开穴,每穴放株芽3~5个,覆土厚1.6cm。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有利增产。三是种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此法在种苗不足或育种时采用。从秋季开花后约10d佛焰苞枯萎采收成熟的种子,放在湿沙中贮存。

半夏的病害防治

白星病
半夏4~5月发生,发病初期可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
叶斑病
半夏叶斑病于发病初期喷1:1:120 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每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或用大蒜1kg加水20~25kg喷洒;同时拔除病株烧毁。
防治红天蛾
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洒,每5~7d喷1次,连续喷2~3次。

半夏的品种分类

半夏有四个品系:小技针叶型、大披针叶型。五出叶型和椭圆型。
生半夏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
法半夏
长于燥湿,且温性低。石灰制半夏,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清半夏
长于化痰。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姜半夏
长于降逆止呕。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半夏曲
长于消食化痰。生半夏浸泡晒干研粉,姜汁、面粉调匀,发酵制成。化湿健脾,消食止泻。
竹沥半夏
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

半夏的分布区域

半夏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全国各地广布,海拔2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是旱地中的杂草之一。
半夏在国外的朝鲜、日本也分布。

半夏的作用用途

半夏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痰湿内阻、胸脘痞闷者,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
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半夏用于痰多咳嗽:半夏的地下部分制成半夏露糖浆,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
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治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半夏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半夏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梅核气等:治瘿瘤瘰疬痰核,与海藻、昆布、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

半夏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花草百科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4]
药理作用
呼吸系统作用
1、镇咳: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0.6g/kg 的镇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
2、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见明显作用。邹积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贮存时间越长,祛痰作用越强。
消化系统作用
1、镇吐、催吐: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生半夏则能“戟人喉”“令人吐”。半夏能延长硫酸铜致犬呕吐的潜伏期或不发生呕吐,能拮抗皮下注射盐酸去水吗啡犬的呕吐,此作用不受川乌的影响。
2、 抗溃疡作用:半夏水煎醇沉液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3、对肝胆的影响:半夏能促进家兔胆汁分泌,能使小鼠血中皮质酮上升,增强皮质酮对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诱导作用,升高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活性。
循环系统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夏浸剂,可使氯化钡所致的室性早搏迅速消失且不复发,有效率为97%。可使肾上腺素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迅速转为窦性节律,有效率为96%。
2、抗凝作用:半夏具有较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够降低全血黏度、抑制红细胞的聚集和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半夏蛋白是已知的唯一只与甘露醇而不与葡萄糖结合的一种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质,与兔红细胞有专一的血凝活力,浓度低至12μg/mL 仍有凝集作用。此外,半夏蛋白对羊、狗、猫、豚鼠、大鼠、小鼠和鸽子的红细胞也有凝集作用,但对人、猴、猪、鸡、鸭、蟾蜍等的红细胞无凝集作用。提示:半夏蛋白的细胞凝集作用不仅具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并存在细胞类别专一性。
抗肿瘤作用
在临床上有半夏对治疗食道癌、胃癌、舌癌、皮肤癌和恶性淋巴癌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半夏提取物对HeLa 细胞、小白鼠实验肿瘤180、HCA实体瘤(肝癌)、U14(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移植于小白鼠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半夏总生物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有抑制作用,能损伤悬浮生长的K562细胞形态,抑制其增殖。半夏中提取的多糖具有较强的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活性,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分泌作用,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增殖。甲醇提取的半夏多糖组分具有多形核白细胞诱导能力,由此推测,半夏可能是通过活化多形核白细胞,导致肿瘤破坏的细胞反应。秦志丰等应用中药金龙蛇口服液及参麦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35 例,结果应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体力指数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2 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CEA)及胃肠癌抗原(CA199)与治疗前比较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抗早孕作用
半夏蛋白被认为是半夏中抗早孕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给怀孕7 天的小鼠皮下注射半夏蛋白250μg,50%小鼠流产,无小鼠死亡。半夏蛋白30mg/kg 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抗早孕率高达100%,给药24小时,就可见血浆孕酮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变薄,胚胎停止发育。半夏蛋白直接注入子宫角能产生明显抗兔胚泡着床作用,注射500μg,抗着床率达100%。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半夏蛋白的定位,表明该蛋白结合在子宫内膜腺管的上皮细胞膜上。半夏蛋白能与甘露聚糖结合,它的抗着床作用可能是由于该蛋白结合了母体和(或)子体细胞膜上的某些糖结构,改变了细胞膜的生物学行为所致。
静催眠作用
清半夏75%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延长小鼠对热痛刺激甩尾反应的潜伏期,减少由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在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和异戊巴比妥钠对生半夏催眠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只抑制胰蛋白酶对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水解,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舒缓激肽释放酶、枯草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各自底物的水解。抑制剂对猪胰蛋白酶水解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质量抑制比值分别为1:0.71、1:0.88、1:0.71 和1:0.71。从化学分子大小的范围看,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应属大分子抑制剂。
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半夏制剂腹腔注射,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亦有报道煎剂口服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
毒副作用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在一般临床剂量范围内,半夏配伍川乌、草乌或附子不会出现毒性增强或疗效降低,但临床应用时还需慎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半夏具有神经毒性,其水溶性成分加入乙酸铅后沉淀的物质中,含有引起蛙及小鼠骨骼肌痉挛和使蛙瞳孔散大的物质;滤液中则含有使蛙产生中枢性及箭毒样骨骼肌松弛的物质。生半夏误服微量即可中毒,所以生半夏按毒性中药管理,临床需炮制后使用。此外,半夏还有对局部黏膜强烈刺激性、肾毒性、妊娠胚胎毒性、致畸作用。
其他作用
1、促细胞分裂作用: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2、降压作用:半夏浸膏对离体蛙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对犬、猫和兔有短暂降压作用,具有快速耐受性。煎剂静注时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作用。若持续给药,能引起功能抑制。
炮制
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半夏炮制品根据炮制的工艺不同,其成品在性状上也略有不同。
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起白沫时(约7天),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 净半夏,加白矾(8kg)溶化,再泡7天,用水洗净,取出置不锈钢锅内,加入剩余的白矾,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煮约3小时,以内无白心为度,加入少量水,取出,晾至七成干,再闷约3天,切薄片,阴干。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12.5kg。成品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起白沫时(约7天),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净半夏,加白矾4kg)溶化,泡3天后,弃去矾水,再泡7天,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再加入串碎白矾4kg 溶化。加姜水(取鲜姜片8k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合并,晾凉)至半夏中,矾姜水再泡7 天后,用水洗净,切开口尝无麻辣感,取出置不锈钢锅内,加入剩余的白矾和鲜姜,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煮约3小时,至内外无白心为度,加入少量水,取出,晾至七成干时,再闷3天,阴干。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12.5kg、鲜姜10kg。姜半夏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为棕色至棕褐色。切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质硬脆。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黏牙。
法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浸泡10~12天,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至无干心,再用白矾水浸泡3天,去白矾水,用水再泡2天,加甘草、石灰液(取甘草20k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 值为12.0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呈均匀黄色为度,取出,洗净,阴干或低温烘干。每100kg 净半夏,用甘草20kg、白矾2kg、生石灰30kg。该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临床应用
1.半夏泻心汤(《伤寒论》)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半夏12g,黄芩、干姜、人参各9g,黄连3g,大枣12枚,甘草9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
2.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主治梅核气。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9g。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
3.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主治风痰上扰证。半夏9g,天麻、茯苓、橘红各6g,白术15g,甘草3g。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用药禁忌
1、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血证及燥痰者禁服,孕妇慎服。  
2、《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3、《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 柴胡为之使。   
4、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5、《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6、半夏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口舌咽喉痒痛麻木,声音嘶哑,言语不清,流涎,味觉消失,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呼吸困难,四肢麻痹,血压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7、曾有报道,4例误食生半夏0.1~0.2克、1.4克、1.8克、2.4克而引起中毒者,症状表现主要为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烧灼感和麻辣味,胃部不适、恶心及胸前压迫感。4例中除1例因误食量甚少而自愈外,其余3例均经服生姜而痊愈。

半夏的文化背景

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里割草时,挖到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由于饥饿难耐,她就试着将块茎放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填饱肚子。
谁知吃完就吐了起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谁知连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起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效果甚好。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
一天,白霞在河边清洗这种药的时候,不慎滑入河中丧命。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
后来,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白霞”改成“半夏”了。
别名
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菇(《广西中兽医药植》),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江苏植药志》),捉嘴豆子,地巴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山东中药》),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中药志》),珠半夏(《广西中药志》),裂刀菜(《辽宁经济植物志》),麻草子(安徽)
文献论述
1、《本草衍义》:半夏,今人惟知去痰,不言益脾,盖能分水故也。脾恶湿,湿则濡而困,困则不能制水。《经》曰,湿胜则泻。一男子夜数如厕,或教以生姜一两碎之,半夏汤洗,与大枣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烧为熟水,时时呷,数日便己。
2、成无己: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气,以除烦呕,辛入肺而散气,辛以散结气,辛以发声音。张元素:半夏,热痰佐以黄芩,风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干姜,痰痞佐以陈皮、白术。多用则泻脾胃。
3、《汤液本草》:半夏,俗用力肺药,非也。止吐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小柴胡中虽为止呕,亦助柴胡能主恶寒,是又为足少阳也,又助黄芩能去热,是又为足阳明也。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伤寒之寒热,所以名半夏。《经》云,肾主五液,化为五湿,自入为唾,入肝为位,入心为汗,入脾为痰,入肺为涕。有涎曰嗽,无涎曰咳,痰者因咳而动,脾之湿也。半夏能泄痰之标,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肾也。咳无形,痰有形,无形则润,有形则燥,所以为流湿润燥也。
4、《本草会编》: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贝母代之,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药,何可代也。夫咳嗽吐痰,虚劳吐血,或痰中见血,诸郁咽痛喉痹,肺痈,肺痿,痈疽,妇人乳难,此皆贝母为向导,半夏乃禁用之药。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皆能生脾胃湿热,故涎化为痰,久则痰火上攻,令人昏愦口噤,偏废僵仆,蹇涩不语,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贝母代之,则翘首待毙矣。
5、《纲目》: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痰,辛以润之是矣。洁古张氏云,半夏、南星治其痰,而咳嗽自愈。丹溪朱氏云,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聊摄成氏云,半夏辛而散,行水气而润肾燥。又《和剂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虚秘,皆取其滑润也。世俗皆以南星、半夏为性燥,误矣。湿去则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痹,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剂也。二物亦能散血,故破伤打扑皆主之。惟阴虚劳损,则非湿热之邪,而用利窍行湿之药,是乃重竭其精液。
6、《本草经疏》:半夏,柴胡为之使。辛温善散,故主伤寒邪在表里之间,往来寒热。苦善下泄,邪在胸中,则心中坚,胸胀咳逆;邪在上焦,则头眩;邪在少阴,则咽喉肿痛。《别录》亦谓其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亦皆邪在上焦胸中之所致,故悉主之也。中焦者,足太阴之所治也,有湿有热,清浊不分则肠鸣,湿热胜则自汗,入足太阴故并主之。辛能散结,故消痈肿。脾家湿热,则面色痿黄,实脾、分水、燥湿,则前证俱除,面目因而滑泽矣。辛温有毒,体滑性燥,故堕胎也。半夏,古人立三禁,谓血家、渴家、汗家也。其所最易误而难明者,世医类以其能去痰,凡见痰嗽,莫不先投之,殊不知咳嗽吐痰,寒热骨蒸,类皆阴虚肺热,津液不足之候,误服此药,愈损津液,则肺家愈燥,阴气愈虚,浓痰愈结,必致声哑而死。若合参术,祸不旋踵。盖以其本脾胃家药,而非肺肾药也。寒湿痰饮作嗽,属胃病者固宜,然亦百之一、二,其阴虚火炽,煎熬真阴,津液化为结痰,以致喉痒发咳者,往往而是,故凡痰中带血,口渴、咽干,阴虚咳嗽者,大忌之。又有似中风,痰壅失音,偏枯拘挛,及二便闭涩,血虚腹痛,于法并忌。犯之过多,则非药可救。7.《本经逢原》:半夏,同苍术、茯苓治湿痰;同栝萎、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芥子、姜汁治寒痰;惟燥痰宜栝萎、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
8、《药征》:余尝读《本草纲目》半夏条曰,孕妇忌半夏,为其燥津液也。不思之甚矣。古语有之曰,有故无殒,此证而用此药,夫何忌之有。妊娠呕吐不止者,仲景氏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余亦尝治孕妇留饮掣痛者,与十枣汤数剂,及期而娩,母子无害也。
9、《本草经读》:今人以半夏功专祛痰,概用白矾煮之,服者往往致吐,且致酸心少食,制法相沿之陋也。古人只用汤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从之。此药是太阴、阳明、少阳之大药,祛痰却非专长,故仲景诸方加减,俱云呕者加半夏,痰多者加茯苓,未闻以痰多加半夏也。张寿颐:半夏味辛,辛能泄散,而多涎甚滑,则又速降,《本经》以主伤寒寒热,是取其辛散之义,又治心下坚满而下气者,亦辛以开泄其坚满,而滑能降达逆气也。咽喉肿痛,头眩咳逆,皆气逆上冲,多升少降使然,滑而善降,是以主之。胸胀即心下之坚满,肠鸣乃腹里之窒塞,固无一非泄降开通之效用。止汗者,汗出多属气火上逆为病,此能抑而平之,所以可止,固非肌腠空疏,卫气不固之虚汗可知。后人止知半夏为消痰主将,而《本经》乃无一字及于痰饮,然后知此物之长,全在于开宣滑降四字,初非以治痰专长,其所以能荡涤痰浊者,盖即其开泄滑下之作用。《本经》主治,皆就其力量之所以然者而诠次之。至《别录》主治,大率皆与《本经》同义,惟多痈肿痿黄两症,盖痈肿仍是脉络之结滞,痿黄又多湿热之不通,此能主之,亦犹是开泄之力。悦泽面目,则外敷之面脂药也。俗本医书,皆谓半夏专治湿痰,贝母专治燥痰,此其说实自汪?庵开之。究之古用半夏治痰,惟取其涎多而滑降,且兼取其味辛而开泄,本未有燥湿之意,惟其涎莶甚,激刺之力甚猛,故为有毒之品,多服者必有喉痛之患,而生姜则专解此毒。古无制药之法,凡方有半夏者,必合生姜用之,正取其克制之义。而六朝以降,始讲制药,且制法日以益密,而于此物之制造,则尤百出而不穷,于是浸之又浸,捣之又捣,药物本真,久已消灭,甚至重用白矾,罨之悠久,而辛开滑降之实,竟无丝毫留存,乃一变而为大燥之渣滓,则古人所称种种功用,皆不可恃,此所谓矫枉而过其正。或者又疑古书之不可信,不亦冤耶。古书每谓半夏善治风痰,说者辄以辛能散风作解,遂谓治大人中风,小儿惊痫,皆其法风搜风之功。其实半夏泄降,惟积痰生热,积热气升,而内风自动者,此能降气开痰,则风阳自息,决非可以发散外感之风。
10、《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11、《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12、《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13、《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14、《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
15、《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
16、《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朱震亨:治眉棱骨痛。
17、《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半夏的花语

半夏的花语:怜惜,惋惜,娇嫩的意思!
就像半夏的名字一样,夏已过半情所未息,就是青春已经消耗过半,等得人仍未出现的意思!花柱娇嫩故作怜惜,花语寓意不是很好又因花株有剧毒也不艳丽没人当花卉养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