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
射干的基本信息
别名: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目 鸢尾科 射干属
盛花期:夏季
射干的介绍
射干学名(Belamcanda chinensis (L.) Redouté),多年生直立草本。别名:乌扇、乌蒲、夜干、乌翣、乌吹、草姜,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苦,寒,有毒,入肺、肝经。为清热解毒中药,具有解毒利咽,清热化痰,散热消结的作用。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射干的形态特征
叶
射干的叶互生,嵌迭状排列,剑形,长20~60厘米,宽2~4厘米,基部鞘状抱茎,顶端渐尖,无中脉。
花
射干的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梗及花序的分枝处均包有膜质的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直径4~5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内轮较外轮花被裂片略短而狭;雄蕊3,长1.8~2厘米,着生于外花被裂片的基部,花药条形,外向开裂,花丝近圆柱形,基部稍扁而宽;花柱上部稍扁,顶端3裂,裂片边缘略向外卷,有细而短的毛,子房下位,倒卵形,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
果
射干的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黄绿色,长2.5~3厘米,直径1.5~2.5厘米,顶端无喙,常残存有凋萎的花被,成熟时室背开裂,果瓣外翻,中央有直立的果轴;种子圆球形,黑紫色,有光泽,直径约5毫米,着生在果轴上。
射干的花期6~8月,果期7~9月。
射干的生态习性
射干生于林缘或山坡草地,大部分生于海拔较低的地方,但在西南山区,海拔2000~2200米处也可生长。
射干喜温暖和阳光,耐干旱和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中性壤土或微碱性适宜,忌低洼地和盐碱地。
射干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根据射干的生态习性及生长发育特点,种植地块宜选地形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平地或向阳山坡地均可,以土壤疏松、土质肥沃的地块为宜。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深耕细耙,一般3犁3耙,彻底清除一切杂物,同时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20千克。
射干为浅根性作物,根系扩展幅度有限。根据其生长情况,为满足其所需养分,可将底肥于整地时分2次施入,第一次在翻地前将其1/4撒施田间;第二次在整地做畦开播种穴时,将其3/4按不同播种方法将肥料点施穴内。地整平后,开步道做畦,步道宽40厘米,畦高20厘米,畦宽1.2米,畦面要中间略高,两边稍低,便于覆膜。
覆盖地膜是射干生产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提高覆膜质量是搞好地膜覆盖栽培中的关键一环。地膜超薄易老化,且受覆膜后受农事频繁操作的影响,易于破损,故覆盖作物有效时间最多1年,因此,在射干生产周期内每年要更换地膜。不论是育苗定植,还是根茎栽种,盖膜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育苗定植因畦面上有苗株要在膜上破孔出苗和盖土封严苗孔,多两套工序而已。为了达到盖膜“平、紧、严”的标准,要先将地膜展开置于每畦苗株上,对着苗株开孔,然后套住苗株铺在畦面上。要注意使苗孔与根的部位对齐,以便在覆盖地膜拉平拉紧时,不致使苗与膜孔错位而损伤苗株,然后在畦面两侧和畦的两头培土,并封好苗孔。对覆膜大田要经常检查,及时封堵破损漏洞。
射干在栽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覆膜时间应在1月中旬,以利提高地温,促使射干早出苗,虽生长,延长生育期。覆膜前,应清除畦面上的废膜和一切杂物,随后松土深5~10厘米,行间应深些,株间应浅些;同时每亩施入复合肥30千克左右,在植株旁施下,并培土盖严。如土壤干燥,须浇透水,然后盖膜。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间苗、定苗、补苗:射干直播是为了防止缺苗和便于选留壮苗,其播种量大于所需苗数。播种后出苗多、密度大,为确保适宜种植密度,故须及时间苗和定苗,间苗时应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选留生长健壮的植株。间苗宜早不宜迟,过迟,幼苗生长过密会引起光照和养分不足,通风不良,造成植株细弱,易遭病虫危害;同时造成根系深扎土层,间苗困难,并易伤害附近植株。射干一般间苗2次,最后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定苗,每穴留苗1~2株。为保证苗齐、苗全,稳产、高产和优质,必须及时对缺苗处进行补苗,大田补苗和间苗同时进行,最好选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要求带土补栽,浇足定根水,以利成活。
移植与定植
育苗移栽者,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移栽宜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便于成活。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5厘米×35厘米开穴,并在栽前用百万分之五十的ABT4号生根粉溶液对苗株浸根处理30分钟,这不仅可提高成活率,而且能促使多发根茎,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大小苗要分级、分区栽植,高低一致,使其生长整齐,便于管理。定植前先将细土混入杂肥,然后将其施入穴内厚达10厘米。每穴栽2株,苗株在穴内排列方向应基本一致,便于覆盖地膜。另外,苗株要适当深栽,以防倒伏,因为覆膜栽培的植株比露地栽培的一般要高大些,射干覆膜栽培的植株高70~120厘米,露地栽培的仅为50~100厘米,栽植深度比在苗床着生处深1~2节,苗株要栽正,浇足定根水,盖细土与畦面平,然后盖膜。成活率可达90%以上,育1亩苗可大田定植20亩。
中耕除草
射干出苗后,为便于幼苗迅速生长,防止杂草丛生,土壤板结,要及时中耕除草。破板结,提高地温,防土壤水分散失。中耕时,易浅耕,并用手拔株间草,以防伤根。
水分管理
幼苗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对于低洼容易积水地块,应注意排水。
施肥
出苗后1个月时,每亩以0.5%的尿素水100千克结合浇水喷淋苗床,以后每隔20~30天喷施1次,并将浓度渐渐加大到2%;或追施2次人畜粪水,每次每亩施入稀人畜粪水500千克左右,以利壮苗。
育苗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或平地沙质壤土,排水良好为宜,前茬不限,但忌患过线虫病的土地,多施圈肥或堆肥,每公顷37500~60000千克,加过磷酸钙225~375千克,耕深16厘米,耕平做畦。
种子繁殖
分育苗移栽和直接播种。种子发芽率最高90%,当温度在10~14℃时开始发芽,20~25℃为最适温度,30℃发芽降低。种子繁殖出苗慢,不整齐,持续时间50天左右。
用塑料小拱棚育苗可于1月上、中旬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先将混沙贮藏裂口的种子播入苗床覆上一层薄土后,每天早晚各喷洒1次温水,1星期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到3月中、下旬就可定植于大田。
采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壳变黄色将要裂口时,连果柄剪下,置于室内通风处晾干后脱粒。
播种
射干种子繁殖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播种时期因露地和地膜覆盖而有所不同。露地直播者,春播在清明前后进行,秋播在9~10月。一般采用沟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为25厘米×30厘米开沟定穴,沟深5厘米左右,沟底要平整、疏松,在每穴内施入土杂肥,盖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播入催过芽的种子5~6粒。播后覆土压实,适量浇水,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2~3千克,播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
移栽
当苗高6厘米时移栽到大田,1公顷育苗田可移栽20公顷,按行株距30~50厘米*26~30厘米,浇水,成活率达90%以上,2~3年收获。
秋播
地冻前,播种方法同春播,次年3月下旬出苗。
生长期管理
中耕、除草与培土
露地栽培的,生长期间一般中耕除草2~4次,经常保持土地疏松无杂草,以防止杂草与植株争营养,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于封垄前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保温保湿,利于根茎膨大,并防雨季倒伏。
覆盖地膜栽培射干,不仅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还可提温保墒,不需中耕除草,但须经常检查,及时压实膜边,每隔2~3米压一土带,以防止大风揭膜。
水分管理及追肥
露地栽培者,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遇旱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引起烂根死苗。射干在肥沃的土壤里生长良好,应在保证氮肥的前提下,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可提高射干的产量和质量。一般于齐苗、定植、封垄前和越冬前追肥2~3次,第一、二次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加腐熟饼肥30~50千克和草木灰250千克。第三次每亩追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和过磷酸钙25千克。
为使地膜覆盖栽培达到速生、优质、高产的目的,除整地时施足基肥外,还须在生长期间及时追肥。根据射干生长发育情况,在生长周期里,一般每年需追肥4次:第一次在5月上旬,这时植株正处于旺盛生长初期阶段;第二次在6月上旬,此时正值根茎形成初期;第三次在7月上旬,恰是根茎旺盛生长阶段,是射干“需肥临界期”;第四次在8月上旬,此时是根茎膨大和提高质量的关键阶段。地膜覆盖射干,在播种当年,第一次亩施碳酸氢铵30千克,或尿素15千克;第二次亩施碳酸氢铵25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第三次追施三元复合肥料15千克;第四次施三元复合肥料20千克。施肥时,可用小铲将植株根际部周围的土扒开,将肥施下,然后覆土封严。地膜覆盖能保持土壤湿润,而射干又较耐旱,因此,在其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前期,即植株长到7~8叶片时,一般不需灌水,使其根系深扎,为整个生长期健壮生长打好基础。进入旺盛生长期阶段后,植株高大,蒸腾量大,应结合追肥及时灌溉,特别是天气干旱时,须增加灌水次数,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常采用沟灌方法,使水分横向渗入膜内根区。一般在傍晚灌水,到次日早上排走,经过1夜,水分就可以充分渗透到畦中心,可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射干不耐涝,如果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对其生长不利,此时要注意排水防涝工作,特别是梅雨季节,更应注意防涝。
ABT生根粉处理植株
根据射干叶腋间能长出根茎的特性,在其生长期里,除播种当年外,每年5月中、下旬,用ABT4号生根粉粉剂处理苗株根际部位,促其茎节形成根茎。当年播种的苗株可推延到7月上旬进行处理。植株根际部位处理茎节多少,可根据植株方式不同而定。如育苗定植栽培的,当年其苗株矮小,生长力弱,只能处理2~3个节位,而根茎栽种的植株较高大,生长力强,可增加1~2个节,达到3~4个节位。第二、第三年,植株不分栽植方式,均来自于根茎母体,生长较旺盛,处理位置还可超过第一年根茎栽种处理水平 1~2个节位。具体操作是:先将植株根部泥土扒开,能见到须根为止。射干叶片抱茎,将要处理的茎节的抱茎部位叶片松开(最好不除去叶片),再将已配制的百万分之五十的 ABT4号生根粉糊剂涂于植株根际部及松开抱茎的叶腋间,随即用细肥土盖上,最后将根际部扒开的土复原,但其高度不能超过畦面4厘米,否则会影响覆膜效果,最后封口。秋后大都能长出根茎,萌发率比对照组的提高40%。此外,在生长期内,于每年6月下旬用百万分之五十的ABT4号生根粉溶液喷洒叶面,7月中旬和8月上旬各再喷1次,而播种当年,因植株生长力弱,喷液时间可推迟到7月中旬,而且可减少次数,仅在8月中旬再喷1次,喷液的比对照组可提高产量25%~30%。上述ABT生根粉处理射干,增产效果明显,同不处理的比较,一般能提高产量30%左右;同时根茎粗壮,根芽饱满,质量也相应提高。
越冬期管理
灌水防冻
灌水是一项重要的防冻措施,因水的比热较大,冷却迟缓,浇水时能放出大量潜热,故能提高地面温度。根据灌水防冻试验,灌水地较非灌水地的温度可提高2℃以上。灌水防冻的效果与灌水时期有关。最好在立冬前一次灌透,可有效地防止冻害。
冬季施肥
增施磷、钾肥,可有效增强植株的抗寒力。磷是植物细胞核的组成成分之一,特别在细胞分裂和分生组织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同时能促进根系生长,使根系扩大吸收面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对低温的抗性。钾能促进植株纤维素的合成,利于木质化,在生长季节后期,能促进淀粉转化为糖,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因此,为增强射干的防冻抗寒能力,在生长后期,即在霜降前1个半月内适当增施磷钾肥,促其充分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
秸秆覆盖
冬灌后,用稻草,麦秆或其他草类覆盖射干,可以有效预防冻害的发生。
杂草防除
合理轮作
在马唐、马齿苋、田旋花等旱田杂草严重发生的农田,可采取水旱轮作的办法,使以上杂草无法生存,一些多年生杂草的地下茎可被淹死。
化学除草
在以禾本科杂草危害为主的射干田块,可单用乙草胺、都尔、除草通、
禾耐斯等作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在以阔叶杂草危害为主的射干田块,可用草净津、扑草净、赛克津等广谱性除草剂,作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选用的除草剂有:50%都尔混剂、乙草胺、禾耐斯、除草通、草净津等。
射干的繁殖方式
射干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的生产周期长,但繁殖系数高;根茎繁殖的收获早、见效快,但繁殖系数低,长期栽种还会导致种质退化。故生产上宜用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多采用根茎繁殖,因为繁殖的快,也可用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
采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壳变黄色将要裂口时,连果柄剪下,置于室内通风处晾干后脱粒。
种子特性及催芽处理
采后的种子切勿曝晒,否则增加种皮的坚硬性。射干种子具有后熟性,必须在低温湿润条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后熟。春播的种子须进行低温处理才能萌发。方法是:秋天采收的种子混拌3倍的湿沙,挖坑埋于室外,坑的大小深浅依种量多少而定,保持湿润,不让受冻,翌春挖出播种。秋播的种子须用40~50℃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阴干播种。
播种
射干种子繁殖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播种时期因露地和地膜覆盖而有所不同。露地直播者,春播在清明前后进行,秋播在9~10月。一般采用沟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为25厘米×30厘米开沟定穴,沟深5厘米左右,沟底要平整、疏松,在每穴内施入土杂肥,盖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播入催过芽的种子5~6粒。播后覆土压实,适量浇水,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2~3千克,播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
露地育苗移栽者,春播在3月进行,秋播在9~10月,播前先将畦面浇透水,水渗干后,按行距20厘米横向开沟,深6厘米,播幅宽10厘米,然后,将催芽籽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盖拌有土杂肥的细土厚5厘米,或将事先备好的种子撒播入苗床,覆盖5~6厘米厚的细肥土即可,播后稍加镇压,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8~10千克。为使射干播种当年延长生长期,可利用塑料小拱棚增温,能早播早出苗。用塑料小拱棚育苗可于1月上、中旬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先将混沙贮藏裂口的种子播入苗床覆上一层薄土后,每天早晚各喷洒1次温水,1星期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到3月中、下旬就可定植于大田。
根茎繁殖
在1月下旬,将作种用的射干挖出,选生长健壮、鲜黄色、无病虫害的根茎,按每2~3个芽和部分须根切成4厘米长的根段(适当修剪过长的须根,便于栽植成活),待切口愈合后,将种根茎在浓度为百万分之五十的ABT4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小时后栽植,这样可促使根茎上的休眠芽萌发和提早出苗。据试验证明,凡经处理的种根茎,和未处理的比较,出苗提早10天,根茎芽出苗率提高30%。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挖穴,深15厘米,穴底要平整,挖松底土,在开好的栽种穴内施入拌好的细土。然后每穴栽种1~2段种根,随即盖上6~7厘米厚的细土,稍压紧并浇透水(最好施腐熟人畜粪尿水),再覆细土与畦面平,随即覆盖地膜,50天左右便可出苗。此时要及时破膜放苗,防高温烧苗。
射干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防病治虫:幼苗期的病害主要是锈病。
防治措施:一是增施磷钾肥,提高抗性;二是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在幼苗和成株时均有发生,但成株发生早,秋季危害叶片,呈褐色隆起的锈病。
防治方法:初期喷95%敌锈钠400倍液,每7~10天打1次,连续2~3次即可。
防病治虫:射干生长期的病害有根腐病、锈病、叶斑病、花叶病等。
根腐病的防治措施:拔除病株,病穴和病区用石灰粉进行土壤消毒,同时用波尔多液喷洒植株。
锈病的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粉锈宁、代森锌等药液防治。
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发病前用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时用多菌灵喷洒植株。
花叶病的防治措施:注意防治蚜虫,对手、刀具等进行消毒。
虫害防治
射干生长期的虫害有黄斑草毒蛾、大灰象甲、大青叶蝉、柑桔并盾蚧、地老虎、蛴螬、蝼蛄、钻心虫等。
黄斑草毒蛾的防治措施:人工采茧,消灭虫卵。大灰象甲的防治措施:当春季成虫大发生时,对被害地块进行灌水;在地四边挖深50厘米的防虫沟。大青叶蝉的防治措施:在成虫期利用灯光诱杀,或早晨成虫不活跃时进行网捕。
柑桔并盾蚧的防治措施:销毁虫株;用3%啶虫脒2000~2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
地老虎的防治措施:中耕除草;人工捕捉;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浇灌,用毒饵、灯光、粪土等诱杀。
蛴螬的防治措施:可用毒饵、灯光、粪土等诱杀;用25%对硫磷微胶囊500~800倍液浇灌。
蝼蛄的防治方法:合理灌溉,用毒谷防治。
钻心虫的防治方法:6月幼虫危害叶鞘前用4.5%氯氰菊酯3000倍液喷洒。
射干的品种分类
鸢尾科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一科。多年生或1年生草本。有根状茎 、球茎或鳞茎;皆为须根。叶条形、剑形或丝状,叶脉平行,基部鞘状,两侧压扁,嵌叠排列。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两性,色泽鲜艳,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被片6,两轮排列,基部联合成花被管;雄蕊3;花柱1,上部多分为3枝,圆柱状或扁平成花瓣状,柱头3~6,子房绝大多数为下位,3室。胚珠多数。蒴果。约60属8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分布中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热带。中国产4属5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东北各省区,其中以鸢尾属占绝大多数。另外引进栽培的约有8属20余种。该科植物以花大、鲜艳及花型奇异而著称 ,常见的观赏植物有唐菖蒲属、虎皮花属、观音兰属、香雪兰属、雄黄兰属、鸢尾属、肖鸢尾属等;供药用的有射干属、番红花属;唐菖蒲及鸢尾属的某些种对氟化物较敏感,可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观赏植物有唐菖蒲属、虎皮花属、观音兰属、香雪兰属、雄黄兰属、鸢尾属、肖鸢尾属等,代表种有:
鸢尾产于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和西北各省区。朝鲜、前苏联、日本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宽剑形,黄绿色。花大,蓝紫色,外花被片3,宽卵形,中脉上有鸡冠状附属物,内花被片3,椭圆形,花盛开时向外平展;雄蕊3,花药外向开裂;花柱分支3,扁平,花瓣状,子房下位, 纺锤状圆柱形。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根茎入药,有消炎止痛,消食保肝等功效。花大美丽,栽培供观赏。
马蔺
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以及四川和西藏等省区。朝鲜、前苏联、印度等国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须根坚韧而长。叶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无中脉。花蓝紫色,花被片6, 2轮排列,倒披针形,无附属物,花被管甚短;雄蕊3,花药黄色;花柱分支3,扁平,花瓣状,子房下位,纺锤形。蒴果长椭圆状柱形,顶端有短喙。耐盐碱,耐践踏,根系发达,可用于水土保持,叶可供造纸及编织用,根可制刷子,花及种子入药。
射干
中国大部分省区皆产。朝鲜、日本、印度、越南、前苏联等国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茎高1~1.5米,实心。叶互生,剑形,两侧压扁 ,无中脉。花序顶生,叉状分支,花橙红色,有紫褐色的斑点 ;花被片6,2轮排列,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外轮略大;雄蕊3 ,花药条形,外向开裂;花柱1,顶端3浅裂,子房下位,倒卵形。蒴果倒卵形,成熟时室背开裂,中央有直立的果轴。种子圆球形,黑紫色,有光泽。根状茎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
番红花
原产欧洲南部,在中国已有栽培。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外包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花茎甚短,不伸出地表面。花红紫色或淡紫色,花被 片6,倒卵形,2轮排列;雄蕊直立,花药黄色;花柱橙红色,上部3裂,柱头略扁,子房下位。蒴果椭圆形。花柱及柱头供药用,即藏红花,有活血、化瘀、生新、镇痛、健胃、通经之效。还可提取染料番红,为食用色素,又可作显微镜切片的着色剂。
射干的分布区域
射干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分布中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热带。产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也产于朝鲜、日本、印度、越南、苏联。
射干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花草百科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功能主治
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
咽喉肿痛,喉痹不通
二便不通,诸药不效
腹部积水,皮肤发黑
乳痈初起
实用验方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络石射干汤:咽喉肿痛,咽物不得。
射干消毒饮:治麻疹咳嗽声喑,咽喉肿痛。
射干鼠粘子汤:宣肺利晒,泻火解毒。治疮疹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加味射干汤:喉痹肿痛
止咳化痰丸:止咳化痰,平喘。用于哮喘,痰盛,气急喉鸣等。
来源:该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药材
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气微,味苦。以肥壮、肉色黄、无毛须者为佳。射干药用块茎,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活血化瘀的功能,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规大宗品种,多年来一直畅销。由于用量不断递增,货源紧缺,价格不断上涨,发展射干势在必行,供应市场的不足。
出处
出自 《神农本草经》。《纲目》:“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种,多是紫花者,呼为紫蝴蝶。其花三、四月开,六出,大如萱花。结房大如拇指,颇似泡桐子,一房四隔,一隔十余子,子大如胡椒而色紫,极硬,咬之不破,七月始枯。 陶弘景谓射干、鸢尾是一种;苏恭、陈藏器谓紫碧花者是鸢尾,红花者是射干;韩保升谓黄花者是射干;苏颂谓花红黄者是射干,白花者亦其类;朱震亨谓紫花者是射干,红花者非,各执一说,何以凭依?谨按张揖《广雅》云,鸢尾、射干也。《易通卦验》云,冬至射干生。《土宿真君本草》云,射干即扁竹,叶扁生如侧手掌形,茎亦如之,青绿色。一种紫花,一种黄花,一种碧花,多生江南、湖广、川、浙平陆间。八月取汁,煮雄黄,伏雌黄,制丹砂,能拒火。据此,则鸢尾、射干,本是一类,但花色不同。正如牡丹、芍药、菊花之类,其色各异,皆是同属也。大抵入药,功不相远。”又:“其叶丛生,横铺一面如乌翅及扇之状,故有乌扇、乌翣、凤翼、鬼扇、仙人掌诸名。俗呼扁竹,谓其叶扁生,而根如竹也。根叶又如蛮姜,故曰草姜。”历代本草所指花色红黄的即是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而色紫碧者即是鸢尾Iris tectorum,后者在四川长期以来作射干药用。目前市场认为花红黄色的为好 。
名称考证
乌扇、乌蒲(《本经》)、黄远(《吴普本草》)、乌萐(《广雅》)、夜干(《本草经集注》)、乌翣、乌吹、草姜(《别录》)、鬼扇(《补缺肘后方》)、凤翼(《本草拾遗》)、仙人掌、紫金牛(《土宿本草》)、野萱花、扁竹(《纲目》)、地萹竹(《镇江府志》)、较剪草、黄花扁蓄(《生草药性备要》)、开喉箭、黄知母(《分类草药性》)、较剪兰、剪刀梏(《广州植物志》)、冷水丹、冷水花(《南京民间药草》)、扁竹兰(《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金蝴蝶、金绞剪(《浙江中药手肠》)、紫良姜、铁扁担(《江苏植药志》)、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山蒲扇(《东北药植志》)、剪刀草(《中药志》)、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湖南药物志》)
药品简述
药名:射干英文名: RHIZOMA BELAMCAND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ma Belamcandae
别名:寸干、乌扇、扁竹、乌蒲、黄远、夜干、乌要、乌吹、草姜、鬼扇、风翼、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地萹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较剪兰、剪刀梏、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山蒲扇、剪刀草、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
科名:鸢尾科(Iridaceae)
属名:射干属(Belamcanda)
性味:苦,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平。"②《蜀本草》:"微寒。"③《滇南本草》:"性微寒,苦辛,有小毒。"
归经:入肺经、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三经。"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
功能:降火,解毒,散血,消痰。
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②《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③陶弘景:"疗毒肿。"
④《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⑥《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⑦《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⑧《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⑨《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
⑩《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⑾《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入散剂或鲜用捣汁。外用:研末吹喉或调敷。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资源分布: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陕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挖,除去泥土,剪去茎苗及细根,晒至半干,燎净毛须,再晒干。
炮制:拣去杂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筛去须、屑。
禁忌
无实火及脾虚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服。1、《别录》:"久服令人虚。"
2、《纲目》:"多服泻人。"
3、《本草经疏》:"凡脾胃薄弱,脏寒,气血虚人,病无实热者禁用。"
药物配伍
1、配麻黄,一寒一热,一宣一降,痰浊可去,肺气开宣,消痰平喘效捷,用于痰饮在肺,肺失宣降而咳逆上气证。2、配黄芩,宣肺泻肺,通利咽喉,治肺痈,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3、配桔梗,清利咽喉,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咽喉肿痛,效果甚佳。
化学成分
根茎含射干定(Belamcandin)、鸢尾甙(Iridin)、鸢尾黄酮甙(Tectoridin)、 鸢尾黄酮 (Tectori-genin)。
花、叶含芒果甙(Mangiferin)。根茎含鸢尾甙(shekanin ,tectoridin);又谓自栽培品分离出铁扁担甙(belamcandin)和野鸢尾甙(香鸢尾甙,iridin),其甙元为野鸢尾黄酮(射干甲素,irigenin)。另分得次野鸢尾黄酮(洋鸢尾素,irisflorentin)、射干酮(shenganone)和茶叶花宁(apocynin)。又含鸢尾甙元(tectori-genin)、鼠李秦素(甲基鼠李素)及野鸢尾黄酮。
药理作用
1、抗微生物作用:1:10射干煎剂或浸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1:20的浓度在体外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也有抑制或延缓(即组织培养之细胞受病毒侵害后出现病变较对照组晚)作用。2、消炎作用: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而且不为半胱氨酸所阻断,它还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性的浮肿而不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射干的醇或水提取物口服或注射,能促进家兔唾液分泌,注射较口服的作用更快而强,鸢尾黄酮甙即有此作用。此外,它还有雌激素样作用。对小鼠的X射线伤害无保护作用,也不延长圜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其急性毒性很小。其醇提取物对家兔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
毒性
射干乙醇提取物灌胃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6.78g/kg。小鼠灌胃射干醇浸液(1:l)的半数致死量为66.78g/kg。鸢尾甙皮下注射兔的致死量为8-10g/kg。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2、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3、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4、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5、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6、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7、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8、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9、治疗水田皮炎,取射干1.5斤,加水26斤,煎煮1小时后过滤,加食盐4两,用于涂洗患部。用前保持药液温度在30~40℃左右。观察253例,均有显著疗效,轻者涂洗一次,痒感即消失;重者翌日再洗1次,丘疹即逐渐缩小,潮红消退。
选方
1、治喉痹:射干,细锉。每服五饯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蜜少许,旋旋服。(《圣济总录》射干汤)2、治喉痹:射干,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烂取汁吞下,动大腑即解。或用酽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医方大成论》)
3、治伤寒热病,喉中闭塞不通:生乌扇一斤(切),猪脂一斤。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千金方》)
4、治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5、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6、治腮腺炎:射干鲜根三至五钱。酌加水煎,饭后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7、治瘰疬结核,因热气结聚者:射干、连翘、夏枯草各等分。为丸。每服二钱,饭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8、治乳痈初肿:扁竹根(如僵蚕者)同萱草根为末。蜜调服。极有效。(《永类钤方》)
9、治水蛊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阴疝肿刺: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补缺肘后方》)
10、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11、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12、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验方
射干麻黄汤张仲景: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射干13枚(一法9克) 麻黄12克 生姜12克 细辛 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6克 大枣7枚 半夏(大者,洗)8枚(一法25克)
上9味,以水3600毫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900毫升,分温3服。
《金匮要略》卷上
络石射干汤
【处方】络石3分,射干1两半,芍药1两1分,升麻1两1分,露蜂房(炙)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咽物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入马牙消1钱匕,搅匀,食后临卧温服。细细含咽亦得 。
射干消毒饮
【处方】射干、黑参、连翘、荆芥、鼠粘子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宣肺透疹,清热利咽。治麻疹咳嗽声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射干鼠粘子汤
【处方】鼠粘子120克(炒,杵),甘草(炙)、升麻、射干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宣肺利晒,泻火解毒。治疮疹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加味射干汤
【处方】射干1钱,生地1钱,桔梗7分,连翘7分,黄芩7分,贝母7分,元参7分,甘草7分,荆芥5分,牛蒡7分。
【功能主治】喉痹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文献论述
1、《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2、《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3、陶弘景:"疗毒肿。"
4、《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5、《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6、《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7、《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8、《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9、《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
10、《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11、《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12、《本草衍义补遗》:"射干,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便毒,此足厥阴湿气,因疲劳而发,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食前服,利三、两行效。又治喉痛,切一片,噙之效。"
13、《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癥瘕自除矣。"
14、《本草经疏》:"射干,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别录》、甄权、《日华子》、寇宗奭、洁古(诸家所)主,皆此意也。丹溪主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悉取其泄热散结之力耳。""射干虽能降手少阳,厥阴相火,泄热散结消肿痛,然无益阴之性,故《别录》云久服令人虚。"
药材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有时残存。木栓细胞多列。皮层稀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及外韧型,靠外侧排列较紧密。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柱晶;并含淀粉粒及油滴。粉末橙黄色。草酸钙柱晶较多,棱柱形,多已破碎,完整者长49~240(315)μm, 直径约至49μm 。淀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7μm,脐点点状;复粒极少,由2 ~5 分粒组成。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或连株状增厚,有单纹孔。木栓细胞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薄,微波状弯曲,有的含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射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氯仿-丁酮-甲醇(3: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IX K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附录IX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磷酸溶液(53:4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nm。理论板数按次野莺尾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次野莺尾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 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 ,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次野鸢尾黄素(C20H18O8)不得少于0.10%制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该品为不规则形或长条形,切面黄色。照上述[浸出物]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少于18.0%。【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 3 ~9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除用为消痰、利咽的药物之外,在鳖甲煎丸中还用以消症瘕、除疟母、通经闭。别名为乌扇。配牛蒡子或黄芩,则清热利咽;如配麻黄,则消痰平喘。
显微鉴定: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外侧时有表皮细胞残存。皮层中散有少数韧型叶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或外韧型,散列。该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柱晶,少数细胞含油滴。粉末:黄色。①草酸钙柱晶常碎断,完整者长49-315μm,直径15-49μm,呈四面或多面棱柱体,末端尖或平钝。②淀粉粒多糊化。未糊化的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4μm,脐点点状;复粒由2-5分粒组成。③网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直径15-49μm。④木栓细胞黄色或淡黄,表面观多角形,壁薄,微波状弯曲。⑤下皮细胞狭长,两端较平截,少数不规则形,长63-380μm,宽22-43μm,壁厚3-9μm,有的微弯曲。⑥纤维(地上茎)多成束,较长,末端钝圆或平截,直径9-43μm,壁厚约3μm,木化,具缘纹孔的纹孔口斜缝状或相交成人字形。
射干的采收加工
栽种后2~3年收获,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去掉叶柄,把根刨出,去掉泥土晒干。
射干的园林用途
花形飘逸,有趣味性,适用于做花径。